新設孔雀魚迷你缸紀錄
發佈於 2025年1月5日 (最後修改於 2025年1月25日) • 4 分鐘 閱讀 • 1,632 字最近從父親手中接過一個超迷你的桌上魚缸,尺寸僅有 17 公分長、12 公分寬、22 公分深;這種深度的比例感覺對於水草養殖特別友善(可以減少修剪頻率)。由於父親對養魚興趣缺缺,多次表示如果魚蝦全都死光了就不會再養了;我覺得讓這些小生命白白等死實在很可憐,於是決定接手這個小缸,希望能給它們一個重新生存的機會。其實,這並不是我第一次接觸水族缸,十幾年前我曾經養過多年的水草缸,但當時孔雀魚卻一直養不活(所以說不定這次接手後,牠們還是難逃被我養死的命運)。這次接手這個缸,也可以視為對自己的一次挑戰,想看看能否突破過去的失敗,成功解決這個難題。
父親和鄰居都用極為隨興的方式,就養出了一缸滿滿的孔雀魚,因此我也設定了一個目標,嘗試用不打氣、不過濾的方式來養殖孔雀魚。回想起來,之前在水草缸養孔雀魚失敗,應該和水流過強脫不了關係:水流讓孔雀魚游得太過吃力,影響了牠們的生活環境。這次選擇不打氣、不過濾的養殖方式,剛好可以作為當年水草缸的對照組;而不使用打氣與過濾器,除了不用依賴電源外,也讓這個迷你魚缸能更加靈活地擺放到適合的位置,方便調整與觀察。
不打氣不過濾的迷你缸其實風險頗大:
我期待這個迷你桌上缸能讓我觀察到孔雀魚的自然行為,為日常帶來放鬆與愉悅。如果一切順利,我更希望孔雀魚與極火蝦能在這個小小的環境中自然繁殖,展現出迷你生態系的活力與可能性。
除此之外,老爸手上還有一個稍大的魚缸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棄養,而我希望那會成為我的二代迷你缸。關於二代缸的設計,我已經有了初步的規劃:主景將以鐵皇冠沉木、小三角墨絲石和小榕為核心搭配,照明則改用伊世達的 19cm LED 水草夾燈,以提供更適合水草生長的光源。而底沙方面,我計劃維持目前選用的深色沙種類,既耐看又便於管理。這顆二代缸將承載我更多的經驗與知識,成為一個更成功、更美麗的迷你水族世界。
另外,如果時間允許,我還希望能嘗試用樹莓派搭配 OpenCV 技術,為魚缸加入智慧監控功能。這部分雖然是未來的目標,但充滿了無限的創意與可能性,讓我對接下來的計畫更加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