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雀魚迷你缸 開缸day 6
發佈於 2025年1月11日 (最後修改於 2025年1月25日) • 2 分鐘 閱讀 • 639 字在開缸後的第 6 天,雖然還沒滿足了2-7-5原則所需的9天時間(培菌尚未完成),但應該可丟入闖缸蝦加速培菌,因此趁著送洗被單的空檔,我前往民權東路水族街採購闖缸蝦。
原本只打算挑選黑殼蝦作為闖缸蝦,但從店老闆口中得知,野生黑殼蝦如今已經很少有人捕捉,於是改選極火蝦,它們的顏色鮮紅明亮,也適合點綴缸景。同時,看到店裡展示的艾爾虎孔雀、日本紅雙劍孔雀等幾種孔雀魚時,被它們活潑的泳姿吸引,便忍不住各挑了兩隻作為闖缸魚。至於母魚,則從價格較低的魚缸裡挑選了兩隻來試水溫。為了進一步維護缸底的清潔,也補了兩隻熊貓鼠,希望它們能有效處理底砂上的殘餌和有機物。雖然心裡清楚這樣的密度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魚缸的負荷,而且硝化系統也還沒建立,但看到這些小生物時,還是無法抗拒地想多帶幾隻回家。
將闖缸魚蝦放入後,適逢鋒面來襲,氣溫驟降。為了避免水溫過低影響魚隻健康,老婆體貼地同意將魚缸搬到室內,放在電視機前的位置。如此一來,不僅讓魚隻有了穩定的環境,我也能一邊休息一邊欣賞它們悠游的姿態,這讓忙碌的生活多了一份難得的治癒感。
檢討這次在將魚蝦放入缸中時,僅僅完成了習慣的兌溫作業,但疏忽了兌水的過程,這是下一次需要改進的重點。正確的兌水程序應該是這樣的:從魚缸中舀出約一杯水,倒入裝魚蝦的袋子中,靜置約 15 分鐘,然後重複這個步驟 3 至 5 次。最後,應該直接將魚蝦撈出放入缸中,袋子裡的水則完全丟棄,不要倒進魚缸中。
這次雖然省略了這個環節,但下一次的操作應該要記得,以避免因這個小小的疏忽讓迷你缸的生態崩潰。